附属医院召开援沪医疗队事迹报告会

时间:2022-07-06来源:南开大学附属医院编辑:浏览次数:452

附属医院召开援沪医疗队事迹报告会

(通讯员:孙铭卓)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附属医院以“致敬白衣战士 凝聚榜样力量”为主题召开援沪医疗队事迹报告会。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张开显,援沪医疗队队员代表及全院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党员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谢扬今主持。

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队长蒙长燕首先向大家汇报了援沪期间的工作情况:43日,由5名医生和25名护士组成的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抵达上海,先后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W4N5病区持续奋战57天,全身心投入繁重的医疗救治、核酸采集、定时送餐、心理疏导、科普宣教、组织患者有序入出舱等工作中。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党建引领,队内16名党员和其他队员结成对子,11名队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大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战斗一线高高飘扬。全体队员用心用情日夜守护着每一名患者的生命线,大家努力克服文化差异、方言难懂、患者的不理解、病人的大出大入、气候和饮食的不适应等等困难,实现了医疗质量“零差错”、在院患者“零死亡”、患者服务“零投诉”、全体队员“零感染”的目标,圆满完成援沪任务。

援沪医疗队副队长杨海娜在发言中提到,为了实现“打胜仗 零感染”的目标,队伍严把感控关,使每位队员熟练掌握各种消杀和防护流程。面对方舱工作的千头万绪,队内组建核心小组,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认真总结复盘,制定改进对策,优化完善流程,让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有备而战,从容应对。附属医院心理科医生为队员们提供了全程指导,帮助大家缓解身心压力。队员们用耐心和细心妥善安抚每一位患者,为他们带去了与病魔抗争的信心与勇气。大家用眼神与声音传递着关怀与问候,用专业与真诚抚慰每一位患者受创的心灵,让患者时刻感受到爱与希望。随着一批又一批患者治愈出院,他们临行时露出的笑颜以及声声的感谢,成为队员们辛苦付出最美好的回馈。

援沪医疗队医生代表徐磊表示,在上海鏖战的57天,每个班次的工作都紧张而忙碌。每天面对患者各种各样的问题,医生要做出最耐心的解释,及时给予解决。队员一方面加强培训学习,进一步丰富新冠肺炎的救治知识,另一方面结合各自的专业方向,对一些突发情况进行紧急治疗和会诊。队伍时刻关注患者中合并的心血管、脑血管、消化道方面的疾病;对儿童,高龄患者,妊娠期的,近期重大手术后的,肿瘤放化疗期间等特殊患者予以重点关注;对突发的外伤,烫伤,鼻出血等,进行紧急治疗。附属医院医疗队的5名医生来自内科、外科、脑系科和烧伤科,工作中大家相互协助,业务上取长补短,高效地完成了医疗工作。同时,在党组织的感召下,他积极地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援沪医疗队护士代表张晨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她提到,医疗队负责的方舱曾同时收治1340名患者,床位使用率达到101%,队员面不仅要负责护理工作,还要承担大量的管理任务。受天气影响,方舱内有时就像个“大闷罐”,穿戴全套防护装备的队员往往刚一进舱就会全身湿透,但队员们无一退缩,迎难而上,依靠咬牙坚持去克服生理上的不适,通过完善流程去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齐心协力高质量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队伍还在舱内开展了科普讲座、给患者进行PICC换药、为高三学生安排独立学习空间等等服务,受到患者的好评。“虽然我们救治过的患者永远不会知道我们的姓名,但是我们忙碌的身影却给这座城市留下最温暖的记忆”。

院党委书记张开显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援沪医疗队在上海连续奋战57天,大家践行高校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发扬公能精神,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表现圆满完成任务,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出南开人的智慧和力量。同时,全院各个部门也通过各种方式给予了医疗队各种支持,体现了附院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号召全院职工学习他们在此次援沪工作中表现出的良好专业素养和高尚职业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团队精神。他要求全院职工进一步增强集体荣誉感,把这种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在附属医院的每一项工作当中,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